近期热播的《长安十二时辰》可谓是风头十足,各种剧情讨论、人物分析、历史文化知识普及刷爆了屏幕,追看之下确实不负盛名,与大家热论的张小敬和李必这两位扛大旗的角色不同的是,我更喜爱剧中的一位小配角——徐宾,他的戏份不算太多,但在剧情的影响确是十分大,最大的功绩就是他创造出的大案牍术,虽然是虚构出来的一种唐朝黑科技,但我们现实却已有原型,那就是我们现在熟悉的大数据分析,今天我就来详细讲一讲剧中的这个黑科技与其发明者。
剧中的大案犊术可以根据大唐卷宗中的各种记录和数字,来准确推断事情的真相,还能推演未来,真可谓是一黑科技,不过其实分析其原理也不难懂,以收录的卷宗多人同时查证,收集有效信息,再用人脑分析事件的原由,从而推演其后续变化。我们可以总结出这一技术的要点在于
目前靖安司对于大案牍术的应用主要是用于寻找合适的任务执行人员,推演事情真相辅助决策者决策,并配有望楼传信系统及时调查验证准确性。
按照唐朝的生产力发展这样一套相对复杂的体系是无法建成的,当时的技术水平还远不足以供养这么一套办案体系,但作为一部架空历史剧合理的夸大也是一大看点,而且有助于人们理解信息有效传递的重要性。
但是这样一套体系也是有诸多不足的。虽然记录和数字不会骗人,但使用的人却不一定。人之所以为人正是因为人是有感情的,而不是冰冷的工具,剧中的大案牍术算不到的是变动的人心,人的感情就是严密推演中最大的变数,而未被收录入其中的信息就是推演过程中的未知数,而在各种系统误差(数据不周全,数据精度不足),偶然误差(人心多变)影响之后的大案牍术,还能展现如此效能,足可看出使用者的推理能力与严谨性,不愧是李必亲自从各部精心挑选出来的精英。
张小敬的出场正是源于大案牍术主控者徐宾的私心利用下,李必作为一个心性多疑之人,却愿意把赌注放在张小敬身上,自然是仰仗这大案牍术的背书。
要使大案牍术更好的发挥作用,改进是必须的,这里必须提及大案牍术的发明者徐宾,作为创造者对于这项技术的缺陷相比也是很清楚的。从他花光俸禄,当掉房产和田地改进造纸术,除了他所说的对于大唐未来,彻底挽救崩坏的税制这些厉害关系外,我认为他也是在为大案牍术打下更好的基础,纸够用了,录入吏们就能更详实的录入卷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扩充数据库。
靖安司作为太子设立的机构,大案牍术的功能和使用价值太子自然是清楚的,而现在的剧情来看林九郎对于的大案牍术的价值也有所了解并关注徐宾的动向,可想而知后面大案牍术一定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徐宾为人显得迂腐低调,太子作为一个合格政治家,自然不会把这么重要的技术完全让他一人掌握,大概率会有心腹在将来接管或作为后备人才,从目前的人物来看我认为姚汝能很有可能是接管者。
姚汝能,东宫右蔚率,奉命协助靖安司抓人,可谓是太子心腹,从他的口中可以得知他记忆力过人,自认比徐宾还快的记住望楼暗号,且对能人异士的过往辛密颇感兴趣,以他的本事正是接管推演大案牍术工作的绝佳人选,这用人手段,可以看出太子的谋划之深远,任人之准确。而且从选角的面相来看,此人给我第一印象就是那种低调精明之人,我推测他在未来的剧情一定是关键人物,而不是如今表现出来的贪图功绩,毫无见地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