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协会7月11日在官方网站发布《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精华版)》,总结了2018年中国大数据发展状况:大数据产业快速发展,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优化公共民生服务,促进经济转型和创新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
报告引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15-2019年中国大数据产业市场规模趋势”数据,指出2018年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推测达到5405亿元,较2017年4700亿元同比增长15%,2019年有望达到6216亿元,并且未来几年中国大数据产业将保持在10-15%的发展增速。
顶层设计持续完善,政策机制日益健全
2018年,全国各地加强贯彻落实《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及相关政策,十多个地方已经设置了省级大数据管理机构,30多个省市制定实施了大数据相关政策文件,多层次协同推动机制基本形成。
技术不断创新突破,软硬件产品界限被打破
国内骨干企业已经具备了自主开发建设和运维超大规模大数据平台的能力,一批大数据以及智慧城市方面的独角兽企业快速崛起,大数据领域的专利申请数量逐年增加。大数据产业的参与企业逐渐打破硬件和软件的产品界限,形成了“硬件带动软件”和“软件带动硬件”两种新型商业模式。
行业应用逐渐深入,不断带动经济发展
中国的大数据技术已经在电商、广告和搜索等行业得到比较广泛应用并不断深入。金融、电信、医疗、教育、制造等行业也正在以大数据作为重要抓手来发展跨界的应用,推进“互联网+”发展。
区域布局逐渐优化,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中国已经建设了8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和5个国家大数据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开展大数据方面的实践探索,区域布局持续优化。
大数据应用主要矛盾
(1)业务类型不均衡 大数据融合应用主要集中在外围业务上,而在核心业务方面的渗透程度还有待提高。在应用大数据的行业企业中,营销分析、客户分析和内部运营管理是应用最广泛的三个领域。相比之下,大数据分析在产品设计、产品生产、企业供应链管理等核心业务的应用比例还有待提升,大规模应用尚未展开。
(2)区域分布不均衡 大数据融合应用在地区之间发展不均衡,各地大数据发展程度差距较大。受经济发达程度、人才聚集程度和技术发展水平影响,大数据应用的产学研力量仍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东部发达地区。相关数据显示,中西部地区的大数据应用虽然市场需求较大,但发展水平仍较低。
(3)行业分布不均衡 大数据融合应用主要集中在部分行业中,大数据与金融、政务、电信等行业的融合效果较好,而在其它众多行业的融合效果则有待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