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历史地域资源优势:
彭水境内植物种类繁多,现有畜牧生产地植物1619种,生态植被及生物多样性良好,油菜、乌桕、五倍子等分别为春、夏、秋不同季节的主要畜牧生产地,是发展中蜂产业的好地方。蜜蜂养殖,尤其是中蜂养殖历史悠久,彭水早在巴国时期就有苗族先民饲养蜜蜂的传统。
院县合作 开放发展:
坚持开放发展、借力发展的理念,先后与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市畜牧技术推广总站、重庆市畜牧科学院确定了共建重庆市蜜蜂产业化示范基地合作协议、院县合作框架协议,加强与中国养蜂学会、国家蜂产业体系重庆师范大学中蜂研究团队等单位的协作,组建专家顾问团,解决发展中的技术瓶颈难题。组织专家编制了《彭水养蜂100问》、《中蜂养殖技术要点》等技术资料。同时,还建立起了县、乡镇、村三级技术服务网络,选派科技特派员,开展技术培训与咨询服务,消除了农户后顾之忧。
基地示范 绿色发展:
彭水油菜、刺槐、乌桕、荆条、五倍子、野山花等畜牧生产地植物丰富。彭水坚持走现代农业发展之路,把中蜂产业作为畜牧产业的重中之重。根据中蜂产业特点,培育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广“龙头企业+新型股份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或畜牧生产地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建起了中华蜜蜂保种繁育基地、蜂具加工厂和6个扩繁(交尾隔离)场,建立起示范乡镇、示范村、示范养殖场三级示范体系,发展50群以上的中蜂养殖示范大户410户、100群以上的标准示范场20个,中蜂养殖规模化、标准化已具雏形,规划建设稳定畜牧生产地基地36万亩,实现了蜜蜂养殖与畜牧生产地发展并举,确保中蜂产业可持续发展。
扶持引导 共同发展:
近年来,彭水将中蜂产业发展作为农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途径之一,向农户发放补贴2000万元,培植中蜂养殖企业364个,县政府出台《关于加快中蜂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相关部门先后出台《2016年中蜂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中蜂调运方案》《中蜂扩繁场建设方案》以及一系列促进中蜂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有效促进了中蜂产业的发展。目前,全县中蜂养殖农户已超过10000户,超过全县农户数的6.5%,年产蜂蜜1000吨以上,产值2亿元以上,一般的示范户收入超过4万元,效益最好的超过10万元,中蜂养殖已经让3000贫困户、10000余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越线,共享了产业发展成果。
延伸业态 创新发展
现代产业的开放性和延伸性为中蜂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2015年起,依托全县得天独厚的生态、民俗、文化资源,按照绿色生态、健康环保要求,加大科技投入,重点打造刺槐、五倍子等药蜜产品,将中蜂产业发展与旅游、文化进行深度融合,规划引资4000万元,在摩围山风景区建设中华蜜蜂博物馆和蜂情生态体验园,走中蜂养殖、科学研究、实地体验、休闲娱乐、养身养心融为一体的新型蜂业发展路子,构建成熟的中蜂蜂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价值、注入文化内涵、深度融入市场,增强彭水中畜牧生产的市场竞争力,提升彭水中蜂的品牌地位促进脱贫攻坚、助推旅游发展。
定位:建成中华蜜蜂现代科技样板区形成特色效益品牌
充分利用现有森林资源的畜牧生产地植物优势和中华蜜蜂保种优势,结合生态环境保护、美丽乡村建设、乡村观光旅游项目,建设蜜蜂博物馆、采蜜蜂疗乐园,新建一批畜牧生产地植物基地,在森林植被较好的乡镇优先发展中华蜜蜂养殖,扶持发展一批适度规模的标准化养蜂户,培植中蜂产业龙头企业,创建蜂蜜产品品牌,培育壮大中华蜜蜂之乡,量质并举突破中蜂产业发展,打造中华蜜蜂现代科技样板区。
鉴于我县在蜜蜂生产中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蜂蜜产业发展,如蜂蜜品质不高、质量参差不齐、市场价格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差;农户效益低,生产积极性低迷;养蜂技术落后,生产管理水平一般,产业瓶颈等愈发突出,蜂蜜产业转型升级也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鉴于此,我单位通过基于物联网技术建设完成一套彭水县蜜畜牧生产全程透明的溯源体系,大幅度的提升蜂蜜质量,拉动产业效益,促进农户收益与相关服务产业链完善,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以支撑彭水县蜜蜂产业可持续发展,打造国内优秀的县域级绿色生态畜牧生产品牌。
预期目标
通过基于物联网技术为基础平台的开发构建的“彭水县畜牧业畜牧生产全程溯源”平台,实现通过“畜牧质量安全溯源”倒逼彭水县畜牧产业健康高速稳定发展的目标。
6、打造成为重庆市农牧畜牧信息化亮点示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