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钓鱼岛主权冲突及中日关系
专题舆情研究报告
【报告作者:舆情分析师 赖正权】
舆情报告目录
7、日本政府已签署钓岛“购买”合同,你认为中方应该做何反应? 16
12、中日民间矛盾因钓鱼岛主权纷争升级,中国民间出现抵制日货的呼吁和现象,你怎么看? 18
13、你认为野田的赔偿日本驻华馆舍及企业损失要求正当吗? 18
14、你认为谁最应当为日本驻华馆舍和在华企业的损失负责? 19
17、在中国与邻国的海域争端上,美国是不是最大的麻烦制造者? 21
钓鱼岛列岛(又称钓鱼台、钓鱼屿,日本称之为尖阁列岛),分散于北纬25°40′~26°、东经123°~124°34′之间,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飞濑岛、和大北小岛及一些礁石组成,位于冲绳海槽中心线西侧的中国东海大陆架内。
尽管钓鱼诸岛(日方称之为尖阁列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国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但因众所周知的历史因素,造成中国在钓鱼岛列岛的实际管理上失去支配权。在围绕钓鱼岛主权主权上,中日之间一直存在争议,双方都坚定地声称无可争议的主权。
为了着眼与长远发展,中日建交之初的1972年,中国总理周恩来提出把钓鱼岛等岛屿的归属问题挂起来,留待将来条件成熟时再解决。当时双方就这一点达成了协议。1978年中日签署和平友好条约时,中国政府明确宣布,搁置(钓鱼岛)主权争议,留待子孙后代解决,使得关于钓鱼岛主权争议沉寂了将近40年之久。
(日本购买钓鱼岛背后的“地主”关系图)
2012年以来,日方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快对钓鱼岛国有化的推进,理所当然地遭到中国政府和民众强烈抗议使得中日对立民族情绪日益加重,特别是9月11日,日本中央政府非法签署收购钓鱼岛进行国有化协议后,中国政府对此进行强烈反制,宣布钓鱼岛海基线及其领海范围,派出海监公务船队行使行政管理权,向联合国提交鱼岛海基线坐标和海图文件。与之呼应的华人华侨民众,在世界多个城市举行反日示威活动,抗议日本对中国钓鱼岛主权的侵犯,部分地方出现民众打砸日系车、日资商店事件。
钓鱼岛,钓鱼岛列岛中最大的岛屿,面积4.3平方公里,形状则像一个“大番薯”。然而,最近这个发烫的“番薯”已经从地理空间中的边角,走到了政治舞台的中央。关注社会热点、把握舆情动态,为此,中日钓鱼岛冲突的结局如何?中日关系,何去何从?蝴蝶效应下,我们的生活会怎样?舆情分析师赖正权特别编撰本项舆情专题报告,以供参考。
● 1月29日,日本政府已对钓鱼岛周边部分岛屿完成了暂命名,计划在年内最终决定正式名称,并在日本地图中进行标注
● 4月16日,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表示“购买”钓鱼岛,引发争议
● 7月6日,日本政府将“购买钓鱼岛”的计划告知石原慎太郎,由国家对钓鱼岛进行“国有化”
● 7月7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表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属于中国固有领土,不容买卖
● 7月9日,美国国务院高官表示,《日美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
● 7月24日,日本首相野田佳彦表示,日本政府开始钓鱼岛国有化手续
● 7月26日,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宣称必要时东用自卫队应对钓鱼岛争端
● 8月15日,中国7名保钓人士成功登陆钓鱼岛宣示中国主权
● 8月19日,日本12名右翼分子登陆钓鱼岛,刺激了中国反日情绪,10多个城市爆发民众反日游行
● 8月27,日本驻华大使座车国旗被夺
● 9月3日,日本内阁官房长官宣布,日本政府争取月内“国有化”钓鱼岛
● 9月9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APEC峰会上向野田佳彦表明中方坚决反对日方“购买”钓鱼岛立场
● 中国公布钓鱼岛海基线,明确宣示主权
● 9月11日上午11时,日本政府非法签署进行钓鱼岛“国有化”协议
● 9月12日,日本首相野田佳彦称,将强化海域戒备
● 9月13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李保东向联合国提交钓鱼岛海基线坐标和海图
● 9月14日,中国海监船编队6艘海监船进入钓鱼岛领海执行公务
● 9月16日,中国内地反日情绪持续,多地民众示威游行
● 9月16日,日本首相野田佳彦称,日本将对钓鱼岛海域行使警察权,拘捕钓鱼岛登陆人员
● 9月18日当地时间上午9点半,两名日本人登上钓鱼岛,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就此事回答记者提问时强调,日本右翼分子非法登上中国领土钓鱼岛是侵犯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挑衅行为
● 9月18日中国多地将通过拉响防空警报纪念九一八事变,全球华人也通过各种方式抗议日本“购岛”行径
● 当地时间9月21日晚,日本海上保安厅部分保安官和冲绳县警察本部数十名警察登上钓鱼岛,准备应对有可能登陆该岛的一艘台湾保钓船。中国政府已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和强烈抗议
● 日本东京22日爆发了由右翼团体组织发起的数百人规模的反华游行
结合媒体报道及相关观点,钓鱼岛事件存在着九个疑团,期待迷雾褪尽真相大白:
尽管不同部门、不同官员及不同场合美方多次声称,在中日钓鱼岛冲突上,美国不持立场,希望中日和平解决问题。但也传达出钓鱼岛适用于日美安保协议,将钓鱼岛官方名称改为尖阁列岛,这让中国公众觉得美国在耍两面派手腕。如此看来,美方幕后是否有秘密隐藏呢?坊间说美方把钓鱼岛事件作为自己的经济环境调整点,有一些鲜为人知的想法和做法,到底美方在钓鱼岛事件属于什么角度?这是一个迷雾,不知道什么时候破解。
新闻报道称中国海军护卫舰首次出现在钓鱼岛附近,日本派军方舰艇巡航,剑拔弩张,战争一触即发态势出现,是否真的会引起战争呢?这是迷雾,如果日本和中国开展军备竞赛,日本肯定赢不了中国,想拿这次钓鱼岛事件检验日本的军事力量,并非日本的明智之举,何况台湾爆发军事行动信号,台湾表达“坚决捍卫钓鱼台主权”的立场,如果台湾军事行动,美国只有选择观望,而很难去支援日本,日本的胜算在哪?打与不打,也是艰难的抉择。
这是百姓关注的事情,尽管很多旅行社取消了对日的旅游交流,据笔者了解,日本企业界的高管在按计划中国进行商业交流活动,洽谈活动正常有当地高级官员出席。除此之外,华人在日本的留学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没有什么影响。钓鱼岛事件对民间交流影响在哪?谁受的伤害大?迷雾一团。
爱国,保钓,反日,抵制日货结合在一起,作为一种群众性宣传口号,和社会行为,展现在了各地的群众游行示威活动中,青岛 广州 警方抓获多名游行中打砸抢烧人员,目前没有报道这些被抓起来的打砸抢烧人员是什么身份?什么国籍?究竟是谁给保钓爱国行为抹黑?一团迷雾。
钓鱼岛事件,的确对中日经贸受到实质影响,有人建议停止对日本的资源性的出口贸易,以便彻底约束日本的经济发展,真的是这样吗?坊间经常有消息说日本在中国进口的原材料木材、煤炭、石油等储存非常的丰富,即使不进口,也够使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经济制裁是否能约束日本行为?一团迷雾。
日本政府的立场是,将钓鱼岛国有化,其实意在缓和事态,否则钓鱼岛可能被极度右翼的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买去,他可能会在上面建立灯塔、各种设施。而日本中央政府希望给中国的信息是:我们会买下岛屿,但日本保证不会在上面做什么。那么在中国的各种压力下,日本会退还给中国钓鱼岛吗?这是一个迷雾。
有消息说“日本人担心,如果中国人夺取钓鱼岛,那么下一步可能就是冲绳岛,而日本人对冲绳岛要在意得多。钓鱼岛本身并没有多大的资源价值,更多地是心理防御上的价值。”钓鱼岛对日本的价值是与资源有关吗?有关,价值不大,仅仅是心理防御上的价值吗?不止吧,恐怕有较高的军事价值吧?究竟对日本最重要的价值在哪?对网友来说是个迷雾。
从事古地图收集和研究工作三十多年的香港专家谭兆璋以图为证,展示300多年前的古地图,力证钓鱼岛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似乎毫无疑问,钓鱼岛属于中国领土,如果是这样的话,日本购买钓鱼岛是否就定性侵略呢?谁能拿出有力的证据,钓鱼岛究竟属于谁的?既然有铁证属于中国的,9月10日公布了钓鱼岛及周边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点和领海基线,岂容他人买卖?迷雾疑团。
尽管目前日本单方面表示钓鱼岛被他们收购并国有化,但是,中国的各方面动作让日本如同捧一个烫手的山芋,美国前来调解。当钓鱼岛事件结束的时候,哪个国家最后获利最大呢?是中国吗?一团迷雾。
《读卖新闻》7月16日报道称,在该社于近期进行的一项全国舆论调查中,表示“赞同”日本政府对钓鱼岛实行“国有”方针的民众占到受访者的65%,表示“反对”的仅为20%。其中,在表示“赞同”的受访者中,男性高达72%,女性为59%。
与此同时,《日经新闻》于7月14日起也发起了一项题为“你认为钓鱼岛应由谁占有较为合适”的读者调查。该调查目前仍在进行中,不过就目前的结果来看,有关“你觉得谁占有钓鱼岛较为合适”一问中,回答“应由国家购买实行国有”的受访者占到了46.7%,有45.5%的受访者认为“应由东京都购买”。另外,还有7.8%的受访者表示“维持(私有)现状较为合适”。
调查显示,有46.7的受访民众认为,应由日本政府“购买”钓鱼岛,并实行“国有化”。同时也显示日本国民在钓鱼岛问题总体上与日本官方一致。
《日经新闻》的第二个问题为“你认为应如何管理钓鱼岛”。在该问题的答案中,有将近9成的受访者认为,应强化“实效控制”,修建相关设施保证“领土不同侵犯”。仅有11.8%的人认为,“应继续维持无人岛现状以免刺激中国”。
将近9成受访民众认为,应强化对钓鱼岛的“实效控制”,修建相关设施保证“领土不容侵犯”。
2012年,正值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之际,日本朝日新闻社实施了一项中日关系相关舆论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9成的日本人认为中日关系“不好”。该项舆论调查采用的是邮寄的方式,调查时间为8月8日到9月20日之间。
在调查期间,中国香港保钓人士于8月15日登上钓鱼岛,随后野田政权召开阁僚会议,决定将钓鱼岛“国有化”。钓鱼岛风波可能影响到民众的意见和调查结果。
在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的2002年,日本朝日新闻社也用面谈的方式,实施了相同内容的舆论调查。2002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有41%的日本人认为中日关系“良好”,45%的日本人认为中日关系“不好”。跟10年前相比,大多数日本民众看衰目前的中日关系。
在回答“中国官方是否应采取更多针对日本的具体反制行动”时,89.7%的人表示“应该”,7.3%的人认为“没必要”,另有3.1%的受访者表示“不知道,说不清”。庚欣认为,这表明中国民众期待政府在处理钓鱼岛争端时“向前走”而非“向后退”,并且要掌握解决争端主动权,而不是被动接招。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日本研究所学者刘军红认为,该结果反映的是一种民意,是支持政府有更有力的措施,但不能由此推断老百姓认为当前措施够或者不够。
在钓鱼岛争端最终会以何种方式解决的问题上,调查显示,47.7%的人认为钓鱼岛争端最终可能通过“和平谈判”方式解决;27.4%的人认为将通过“武力解决”;认为“武力和谈判都有可能”的受访者则占到3.0%;还有1.9%的人认为会通过“经济制裁”解决;另有15.8%的人表示“不知道,说不清”。对于最终解决钓鱼岛问题需要多长时间,调查结果显示,64.8%的人预期乐观,认为将在10年内解决。
情况表明,接近九成的网民支持对日货抵制,对日实行经济制裁。
日本首相野田佳彦9月18日就日驻华使馆及日企遭冲击一事称,“理所应当应由中方承担责任”,并表示将向中方提出赔偿要求。这一要求在网民中予以否决,71.27%网民认为,事件的根源在于日本政府对钓鱼岛非法进行国有化,严重侵害了中国主权引起的。
日本野田首相18日对媒体表示,就钓鱼岛国有化引起的日中关系紧张“将从大局出发、通过各种渠道同中国进行沟通”,并称将努力寻找方法促使事态平息。日本财务相也表示,日本与中国在金融领域的合作不会中止。有观点认为,野田政府开始服软求和。不过,超过九成网民认为,在领土问题上,中日双方都没有退路。所以就根本不会服软,只不过是软硬两手对付中国。
虽然美国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宣称不会选边站,但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六成认同“美国是日本的后台,也是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真正对手”。对此,庚欣认为,事实上不仅在钓鱼岛,整个东亚以及南海问题的本质也是中美博弈。关于美国称钓鱼岛为“尖阁列岛”,54.6%的网友认为美国“暗中支持日本”,另有43.7%的网友表示,美国“支持日本也是假象,背后有其他目的”。只有0.7%的网友认同美国官方所谓的在钓鱼岛问题上“不持立场”的态度。
超过九成网友认为,美国是中国与邻国海域争端上最大的麻烦制造者。
钓鱼岛紧张局势持续不断,如何解决中日钓鱼岛主权争端,是人们最为关注的焦点。有中国学者提出,钓鱼岛实行中日共管,以此作为“搁置争议”的基础。有海外学者认为,在战争和共管之间,相信选择“共管”的日本人会占大多数。然而,公众对此不予认同,九成人员保持怀疑。
2012年迎来了中日邦交关系正常化40周年,然而,钓鱼岛主权争端使中日关系降到冰点。9月23日表示,全国对外友协、中日友协负责人鉴于当前形势,作为中日友好的重大活动之一,中方决定将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招待会调整到适当时候举行。你认为中日邦交40周年纪念仪式还有必要举行吗?
对于“中日两国是否会因钓鱼岛争端发生战争”,8.7%的较为肯定,认为“会”发生战争,43.6%的人表示“有这种可能”,选择以上两项的人数比例相加为52.3%;43.2%的受访者认为中日两国因钓鱼岛争端发生战争的可能性“较低”;剩余4.6%的人表示“不知道,说不清”。总体而言,公众因钓鱼岛冲突而致的中日战争爆发可能性不乐观。
数据显示,公众对钓鱼岛冲突引发中日战争爆发的可能较高,61.6%网民认为有爆发中日军事冲突的可能。
调查显示,中国国民在钓鱼台主权上表现出维护国家利益的民族主义情怀,超过九成的国民愿意为收回钓鱼岛付出代价。
一边是日本方面一厢情愿地把钓鱼岛“收归国有”,一边是中国方面公布钓鱼岛的领海基线。钓鱼岛,再次聚焦了全球的目光。日本围绕“购岛”采取的极端手段已给中日关系带来严重障碍,中日关系已经跌至新世纪以来的最低点,日方咄咄逼人的做法几乎阻断了两国进行外交磋商协商的渠道,严重侵犯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主权,给中日关系的未来蒙上阴影,中日政治、经济、外交各领域都面临严峻挑战。中日将展开新一轮外交比拼,激烈程度有可能超过以往。一份连续八年的调查报告,始终着眼于中日两国民间的看法,记录了普通民众对双方关系发展的判断、以及关于对方的情感倾向。今年的调查显示出,双方民间好感度均较低,且都认为“领土问题”是两国关系的最大障碍。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也骂不散、打不走的世代“冤家”。中日关之间曾有过战争,但更也有过传统友好的历史。因此,中日关系是一个基于现实利益、地缘性竞争,而不是一厢情愿进行臆想的中日关系。正因为基于现实利益、地缘性竞争的缘故以及同源性文明轨迹,中日两个犹如搬不走邻居一样,相安无事、相互帮助的邻里关系固然美好,但对于吵架斗殴、鸡犬不宁的可能也是不可避免的。
在中日两国,民族主义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力。民族主义不仅成为中日两国凝聚力的核心,同时也深刻影响、左右着中日两国对外政策的走向,特别是中日两国都面临着诸多国内问题和国际挑战之际,民族主义更是成为中日之间领土和海上资源争端的突破口。
另外,中日邦交关系正常化时值不惑之庆,孔子云,“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但现实真正距离“遇事明辨不疑”的“不惑”还相去甚远,恐怕连基本的“立”都尚未实现造成中日关系疑惑重重因素很多,其中,两国国民在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上存在偏差以及领土、海洋资源纠纷最为突出。
两国国民在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上存在偏差,成因极其复杂,既有源于历史、文化方面的因素,也有基于不同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特别是“冷战”及“后冷战”时期严峻、多变的地缘政治矛盾而产生的影响,许多不同层面、不同指向的要素纵横交织,错综叠加。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心口不一”,以及对中国根深蒂固的“傲慢与偏见”,也注定了难以打开对华外交良好局面。
源于历史认识的问题在某种情绪化诱导的作用下进一步发展,升级为所谓中日国民对抗事件,不仅动摇了两国关系的政治基础,而且在安保、经贸等国家根本利益层面造成了两败俱伤。同时,引发了双方各自的民族主义社会思潮及其相互对立,白白贻误甚至葬送了在诸多可能形成共同战略利益的机运,令两国主流社会的有识之士为之焦虑重重。
时下最火热的话题莫过于中日两国围绕钓鱼岛的争端,2012,原本中日间的“庆贺之年”、“纪念之年”、“总结之年”变成“吵架之年”、“摩擦之年”、“倒退之年”。钓鱼岛危机最终结局不外有三种可能性。其一是维持原状,即钓鱼岛还是被日本实际控制,日本则报以口头上的退让,如撤销或推迟购岛决定和实施。其二是双方都不控制钓鱼岛,即在危机继续升级转化为实际的局部冲突后,中日双方经过一定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较量,在第三方的斡旋下,双方妥协,达成谁也不到钓鱼岛去宣示主权,并以双方都不控制钓鱼岛收场。其三是经过中国对日本强有力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打击,顺势而为,日本屈服,中国收回钓鱼岛。
日本国际问题专家、原联合国副秘书长明石康表示,钓鱼岛问题是中日两国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因为这个问题没能处理好,而毁掉中日关系的大局对于两国都是得不偿失的。他认为,因为这样一个没有人住的小岛,就把两国建立的非常重要的友好关系化为灰烬,这是很愚蠢的行为。
中日关系并非首次因钓鱼岛问题变得紧张,但事件却一次比一次严重,中国目前绝对无意和日本和解。而日本是一个岛国,危机意识强,目前的周边外交困局足以让战略家,舆论和国民深刻担忧所处的战略环境“恶化”,但对于日本来说目前重要的是要正确认识到上述弱点,不让争端升级。对于日本来说,安静地同邻国讨论解决领土问题或者管控争端符合日本的国家利益,而不是把问题搞大。
作为亚洲两个最重要国家,中日关系的内涵应当远远大于钓鱼岛和东海争端。邓小平在1978年曾经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方针将中日的领土以及海底资源开发问题暂时放下来了。现在看来这样的政策可能在双方国内都越来越不满意了,当下的情况,中日双方都应后退一步,留下发展空间,即“明确争议,共同不开发”。这厮因为如果单边宣誓主权或者开发引发都或引冲突带来的政治和安全引发更多、不可控制的风险。
日关系的未来必须超越海洋领土和油气资源争端,对于地区和全球事务负更多的责任,否则中国的“和谐世界”理念就会受到质疑,而日本希望发挥更大国际作用的意愿也很难实现,这样的结果不是双赢,而可能是双输,而这对于整个亚太地区都将是一个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