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大数据杀熟”,是指互联网厂商利用自己所拥有的用户大数据,对老用户实行价格歧视的行为。同一件商品或者同一项服务,互联网厂商显示给老用户的价格要高于新用户。越是在某个平台消费频次的高的,越容易成为其杀熟目标。大数据,有多种方式可以让用户体验升级,可以让企业效率提升。只是,眼下的大数据却大面积的用于杀熟,而用户对平台利用大数据来“杀熟”却防不胜防。
面对这些大数据的弊端,我们应该及时避免,比如:我们在订购一些酒店或者电影票时,多参考几个APP的价格,用不同的手机试试那一个价格更低一些,这样可以让自己有效的避开大数据“杀熟”。
其实对于大数据“杀熟”根本的一个解决方式就是,越来越多的年轻正义之士学习大数据技术,这些情况的出现无疑是因为大数据技术发展的不够成熟,如果我们大数据已然发展成熟,那这样的事件就会很大程度上避免。
况且对于大数据的就业前景来说,现在国家都在大力倡导学习大数据技术,很多著名高校都开设了大数据专业,各大知名企业对于大数据技术人才也是求贤若渴,开出的就业薪资更是让人欲罢不能,就重庆大数据学生今年的就业情况来看,平均月薪资在2万左右,未来大数据技术将是影响我们未来生活的重要因素,未来大数据技术人才也将是社会最珍贵的财富。
如何避免大数据杀熟
当下,要限制平台基于大数据的“杀熟”现象,维护消费者的权益。目前,主要还是依靠平台的自律,以及基于相关法律法规的政府部门监管。首先,“定价应该客观公平,对于特殊的价格也要公开声明。”梁长玉认为,大数据杀熟的行为涉及面比较广,监管部门主动发现的难度也比较大。未来,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或许可以避免大数据“杀熟”的现象。
那么,作为消费者就只能这么被动地等待吗?综合社交媒体上网友的攻略归纳,周健指出有两种方法可以有效避免平台的大数据“杀熟”:
一、同一商品多平台对比同一件商品可以多个平台对比价格,然后再作决定下单;货比三家,防止被商户隐藏信息。
二、同一平台用不同的帐号查看商品价格。
三、尽量把自己伪装成非熟客。
四、切勿轻易被商户锁定、被套牢
很多时候,我们不断的提升在平台的会员等级,以为这样可以用更优惠的价格买到商品。但通过“大数据杀熟”这一现象我们可以看出,并不是会员等级越高价格越优惠,反而是那些在平台刚注册没多久的新人帐号优惠力度更大。所以,不妨在下单前,对同一平台的同一商品用不同的帐号查看一下。
但其实大家在网上买东西只是图简单、省心,如果平台利用用户的心理来进行杀熟,只贪图眼前的利益。长此以往,消费者用脚投票或回归传统消费模式不是没有可能,那时电商平台的定价模型再精妙,恐怕也悔之晚矣。
大数据“杀熟”给我们的两个启示:
1、大数据的运用规则。Facebook大数据泄露事件再次敲响了用户隐私信息安全的警钟。在推进大数据共享的同时,如何保证用户大数据的安全性?我赞同周 鸿祎屡次强调的用户隐私信息保护“三原则”。
2、大数据在定价中的运用策略。应该根据大数据进行用户分析,给用户精准画像,提供与用户需求相匹配的产品和服务,并进行个性化定价。我再次强调一下,如果仅仅利用大数据做“杀熟”,是相对低级的。
最后,对今日分享的主要观点总结如下:
1、大数据杀熟不应局限于“优生宰熟”,更在于利用大数据分析顾客的偏好与行为轨迹,对顾客实施差异化定价。
2、高明的杀熟策略不应利用信息不透明进行隐蔽性价格歧视,而应利用大数据对用户进行精准画像,进而匹配用户需求,以此进行个性化定价,走出零和博弈的困局,做到双赢。
3、杀熟本质上是效率与公平的平衡,相关部门在引入平台竞争来约束平台及其商家定价的同时,需要重新设计平台定价的监管模式;而消费者可以通过改变消费惯性,避免锁定效应等策略来规避被低级杀熟。